节气简介
大雪,是24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,在公历12月6至8日入节,时太阳到达黄经255°。节气大雪的到来,也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,降水量渐渐增多。大雪和小雪、雨水、谷雨、小满等节气一样,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大雪,十一月节。大者,盛也。至此而雪盛矣。”书中对“大雪”的解释是天气更冷,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,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。由于全球气候变暖,冬季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雪量较小,而在北方已千里冰封。
平气法划分的节气,大雪时节分为三候:“一候鹖鴠不鸣;二候虎始交;三候荔挺出。”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,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;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,所谓盛极而衰,阳气已有所萌动,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;“荔挺”为兰草的一种,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。
据说24节气是诞生在黄河中下游,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,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雪节气在前,气温高,空气中的水汽总量比大雪节气大,下大雪的可能性也越大。实际上,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、大雪最多的节气,既不是“小雪大雪”,更不是“小寒大寒”(因为那时气温更低、大气中水汽更少),而是在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节气。
天气特点
基础特点
大雪节气,最常见的就是降温、下雨或下雪。据统计,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农历11月,强冷空气过后,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的平均温度约在-20℃至-5℃之间,南方也会出现降雨或霜冻,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阴雨或雪天。
相关天气
大雪(暴雪)
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,但雪量并不是全年最大。如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,降雪量最大是是在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节气,其原因与“小雪雪比大雪大”是类似的,即2月下旬已过全年最冷时期,初春天气,南方暖空气开始活跃,水汽开始丰富,而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仍强,强强对峙,暖气流在密度较大的冷气流背上强烈、持久上升,遂可能降下大雪。
&...
展开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