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里坤地藏寺仙姑庙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,由地藏寺、仙姑庙等景点组成。
“地藏寺、仙姑庙”位于宏伟壮美的自然静观巴掌山(岳公台)雄酷拜的山脚之下,兴建于嘉庆2年(公元1797年)和嘉庆5年(腊煮旋奔公元1800年),是一座佛教建筑与道教建筑的结合体,这种文化的结合形式是十分罕见的。其内庙宇耸立,草木繁盛,现有古建筑11座举匪酷故,内设民俗展厅两处,文物展厅两处,修建中展厅一处。文化底蕴深厚,见证着巴里坤的社会变迁,演义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,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融合的体现。
雄伟壮丽的东天山北麓,有一片神奇美丽、物华天宝的土地,历史上她是东疆的门户、丝路重镇、草原明珠,她就是新疆历史文化名城--巴里坤。2003年,被国家文化部、文物局授予“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”荣誉称号;2006年至2007年,分别荣获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和自治区级旅游强县荣誉称号;东黑沟石结构古遗址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。作为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,巴里坤历史古迹众多,文化厚重,风光旖旎,中原与西域文化、草原文化在这里碰撞、交融、汇萃,迸发出灿烂夺目的火花。 2007年,巴里坤古城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2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4400万元。
巴里坤是古丝绸之路北新道上的重镇,享有新疆“三大商埠”及“八大名城”之称。在康熙王朝兴盛时期,就开始出现了军屯、商屯、民屯、犯屯、宅屯、旗屯的高潮,广建寺庙也就随之而兴起。在汉城、满城七里半的范围内就建有57座庙宇群,当时按城内人口计算50人为一座庙的奇观,再加上三乡庙宇就有近百座庙宇在巴里坤草原上掘起。寺庙内容之广是中国罕见的。有佛教、道教、喇嘛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、耶酥教,另有德、贤、仙等。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都毁于一旦,现仅蒸纸捉存有地藏寺、仙姑庙,同时也是新疆境内保存最大,最为完整的庙宇群落。
地藏寺是甘肃民勤客商捐资于嘉庆二年修建的,也称民勤会馆,过会时间每年阴历五月十六日。
地藏寺地处汉城南门外,整体院落座南观北,占地十几亩,山门极其雄伟,上下结构,上为该庙戏台,下为进出山门,山门两侧又各置一面石鼓。进山门便是看戏广场,也是贸易交流场所,往里是一座壮观的凉亭,和誉捆抬级而上,过凉亭左右是东西厢房、厢房门柱上雕刻有楹联:“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,奈何霉祖桥上叫奈何奈何奈何”(西厢房)“书有未曾经我读,事无不可对人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