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测网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物古迹 > 山西省 > 永福寺(山西平遥县寺庙)
永福寺图片

永福寺(山西平遥县寺庙)

  • 中文名:永福寺
  • 面积:4652.5平方米
  • 建筑面积:1302.3平方米
  • 用材比例:17:11

北依涧永福寺位于平遥县朱坑乡北依涧村北,北依涧永福寺过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创建年代不详,据过殿脊檩题记及碑文记载,明成化五年(1469年)重建,明弘治、万历及清康熙乾隆年间几经修葺。寺庙现仅存过殿为明代建筑。

北依涧永福寺过殿面宽五间,进深三间,七檩前廊式构架,单檐歇山顶。前檐明、次间为隔扇门,梢间为槛墙、直棂窗。柱头卷刹有侧脚,角柱生起,下设素面覆盆柱础。前檐柱头施五踩双下昂斗栱,横栱抹斜,次间施平身科两攒,明间、稍间各施一攒,明间平身科出 45°斜昂,两山面每间施平身科斗栱一攒。角科用附角斗。殿内三梁架上施蜀柱、叉手,梁枋间使用驼峰。脊檩上有明成化五年岁次己丑重建题记。殿内山墙残存明代佛教壁画5平方米。

北依涧永福寺过殿保存了明代重建题记和少量明代壁画,具有较高建筑史学研究价值。

根据寺院现有的古石碑鉴定,永福寺起始于挨肯欢北魏时期。寺院占地总面积4652.5平方米,现存建筑面积1302.3平方米。分前中后三进院,中轴线上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寒尝婶狱、狼弃润己西天古佛殿,东西配殿有观音殿,地藏殿,殿宇巍峨而庄严榜删迁,肃穆而壮观。整个庙宇从山上往下看,酷似一个龟形,龟与贵同音,加之寺院门口的两棵硕大的楸树,两意相合,即为求贵。因此,古往今来,到此求富贵者摩肩接踵,香火很旺。2008年,县文物局和古建队出资60多万元对永福寺进行了翻修,基本上恢复了过去的模样。

具有元代建筑遗风,明、清两代曾有不同程度的修葺。寺院依据土台而建,坐北向南,前后两进院。从路旁登台阶十数级而上平台,台由花格砖墙围绕,两侧犹有八字形掩壁。平台上的天王殿即寺院之前殿,面阔5间,进深5椽,悬山式,通面阔21米,明间为项立通道。

甬道之北的中殿屹立于高台基上,面阔5间,进深6椽,殿内双槽,单檐歇山顶。柱础素面覆盆式,柱头卷刹,有侧脚生起。普柏枋至角柱出头,刻海棠线。斗拱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,昂为琴面式,假昂。补间铺作次间4朵,明、梢间3朵,梢间与转角铺作呈鸳鸯交首状,拱头抹作斜面,斜度甚小。用材比例17:11,足材为22:11,相当于“六等材”。梁架用材接近圆形,构件加工多作草袱处理。梁枋间多用斗拱、驼峰支承。屋顶布瓦覆甍,勾头印花卉纹饰,滴水作花边状。举采榜殿内尚存明代壁画,脊檩题记有“大明成化五年岁次己丑重建”字样,中殿前之两厢有硬山顶。配殿各恋试想3间,为“二郎殿”及“土地祠”。

中殿之后,原有正殿和东、西配殿,于战争年代拆毁。全寺所有彩塑以及山门外的戏台,一概不存。唯古佛殿地下西段埋藏有废除的石雕佛数尊。寺院之西,为永福寺的禅院之所在。

平遥县朱坑乡北依涧村永福寺
相关古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