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温(862年-927年11月20日),字敦美,海州朐山(今江苏东海)人,五代十国时代吴国年夜臣,南唐烈祖徐知诰(李昪)的养父。
青年时以贩盐而为匪徒。杨行密在合肥起兵时,徐温附属其帐下,与杨行密独特起事的刘威、陶雅等人,号称三十六豪杰,但惟独徐温不曾有军功。
天复二年(902年)六月,杨行密兴兵诛讨朱温,以副使李承嗣临时掌管淮南节度使府中事件。军吏想要用年夜船输送军粮,时任都知戎马使的徐温说:"运路良久不通行,芦苇梗塞,请用小艇,兴许轻易通行。"部队达到宿州,适逢久雨不绝,载重的年夜船不克不及行进,士兵面有饥色,但是小艇先到。杨行密因而以为徐温才干出众,开端与他商讨军事。
天复三年(903年)八月二十五日),杨行密派润州行营招讨使王茂章攻击安仁义,不霸占,因而派徐温率兵会同攻打。徐温更换所率部队的衣服旗号,都像王茂章的部队,安仁义不晓得对方增添部队,再次出战,徐温奋力攻打,把安仁义战胜。 同年玄月,杨行密要诛杀朱延寿等人,徐温采用其食客严可求的计谋,让杨行密伪装眼睛有病,事件胜利以后,徐温因功升任右衙批示使(一作右牙都批示使),开端参加谋议。
徐温的食客浩繁,此中最受信赖的只有骆知祥、严可求二人。严可求善于出谋献策,骆知祥善于聚财兴利。军旅之事,徐温常常讯问严可求,国度财用,则常常求教骆知祥,吴国人称之为"严骆"。徐温也兴奋本人被以为有智谋,特殊博得吴公民心。后来徐温追随杨行密击败赵锽时,其余将领都争抢金帛财物,惟独徐温盘踞冷炙留的粮仓,煮粥给饥饿者吃。天助十六年(919年),徐温呈请杨隆演即天子位,杨隆演不准。又请即吴王位,杨隆演才接收。因而开国改元,录用徐温为年夜丞相、都督表里诸军事,封东海郡王。武义二年(920年),杨隆演逝世,徐温越位拥破杨隆演弟杨溥继位。顺义七年(927年),徐温请杨溥即天子位,杨溥还没有批准,徐温即病逝世,时年六十六岁,追封齐王,谥号武。其养子徐知诰树立南唐后,追谥徐温为忠武天子 ,庙号太祖。徐知诰规复原姓,更名李昪后,再改庙号为义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