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世基(?—618年)字懋世,中国隋朝时代人物,会稽冷炙姚人。虞世南的哥哥。
父虞荔,叔父虞寄,均名重一时。幼沉寂,喜愠不形于色,博学有高才,能写书法,尤善草隶。搏命谄谀隋炀帝,前后任光禄年夜夫、内史侍郎,生涯豪奢。在内史侍郎任内,与牛弘、苏威、宇文述等六人独特参加吏部选官,时人谓之“选曹七贵”。七人中虞世基有独断之权,并借此收行贿赂。年夜业十四年(618年)宇文明及弑杀炀帝,虞世基等也被诛杀,虞世南欲代兄逝世而不得。
仕陈,任建安国法曹从军事,历祠部殿中二曹郎、太子中舍人、尚书左丞等职。陈灭入隋,贫无工业,每佣书养亲。炀帝时为内史侍郎,专典秘密,参掌朝政。又进位金紫光禄年夜夫。隋本末倒置年夜乱,世基唯诺取容,不以实闻。又纵妻、子娇淫,鬻官卖狱,故为时所讥。后为反贼宇文明及杀于江都。《北史》卷八三及《隋书》卷六七之本传称其“博学有高才,兼善草隶”。
轶事典故
【原文】
隋炀幸广陵。既开渠,而舟至宁陵界,每阻水浅。以问虞世基。答曰:“请为铁脚木鹅,长一丈二尺,下流放下,如木鹅住,等于浅处。帝依其言验之,自雍丘至灌口,得一百二十九处。”《军师选集》(冯梦龙)
【译文】
隋炀帝游广陵,虽已开拓渠道,但船行至宁陵后,常因水浅而无奈行进。炀帝问虞世基(字茂世)可有处理之道。
虞世基说:“请制造长一丈二尺的铁脚木鹅,由上游往卑鄙放逐,如木鹅不动,就表现是水浅处,便可标示予以浚深,往后就不会再有舟行方便的情况产生。”
炀帝依计而行,自雍丘至灌口,共有一百二十九处浅滩。